信息流设计_信息流产品设计及流量变现
基于粉丝,获客成本高。构建内容、用户、平台三者闭环,是一种私域流量构建。
3)算法分发
基于程序,技术壁垒高。通过分析用户画像匹配兴趣偏好,做个性化的精准投放。
1.4信息流产品架构
信息流产品的核心模块是信息和推荐算法。
信息架构
经典的信息流产品架构,一般都采用“一横一纵” 模式。一横是从类的维度,将内容进行粗粒度分类;一纵是从对象的维度,将内容规律格式化呈现。
推荐算法框架
产品架构
一、推荐算法介绍
推荐算法是信息流产品的灵魂,没有算法,就无法实现精准推荐,信息也就做不到针对性流动。
2.1什么是算法?
算法是解决一个问题的进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算法有明确定义的计算过程,并产生某个或者某组值作为输出结果.
2.2推荐算法的逻辑
所谓推荐算法,即设计一套机器能理解的算法,通过自动计算得出结果并输出,将结果呈现给用户。
推荐算法的实现基于以下两个基础:
1)有足够的推荐数据。
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容,那么推荐算法再精准,也没有内容推荐给用户。
2)有用户的行为数据
如果获取不到用户的行为数据,那么就没法给用户进行画像,进而无法获取用户的喜好,从而走不到精准推荐。
2.3常见的几种算法
1)协同过滤算法——基于用户
算法思路:将用户进行分类,评测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基于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做出推荐。
假设抖音用户有5个维度
对美女的喜欢程度(1~5分),对搞笑的喜欢程度(1~5分),对民谣的喜欢程度(1~5分),对感情的喜欢程度(1~5分),对乡村的喜欢程度(1~5分)。
用户A:对美女的喜欢程度3,对搞笑的喜欢程度1,对民谣的喜欢程度4,对感情的喜欢程度5,对乡村的喜欢程度0,用户A可以用向量表示为r_A (3,1,4,5,0)
一个用户B:对美女的喜欢程度3,对搞笑的喜欢程度4,对民谣的喜欢程度5,对感情的喜欢程度0,对乡村士的喜欢程度2,用户B可以用向量表示为r_B (3,4,5,0,2)
对于向量A和B而言,他们的在多维空间的夹角可以用向量余弦公式计算:
余弦相似度取值在0到1之间,0代表完全正交,1代表完全一致。那么用户A和B的相似度计算:
即代表了两个用户音乐偏好的相似程度。
假如我们规定余弦值大于0.6即认为两个用户有相似性,那么此时A与B就是相似用户。如果系统发现A用户有一天喜欢了宠物题材,那么系统也会把宠物题材推荐给B用户
2)协同过滤算法——基于内容
协同过滤算法——基于内容
还是拿抖音举例子
A、B、C用户对感情、都市、搞笑、宠物类题材的视频都点赞过
则可认为这四种题材的视频有相似度
此时发现D用户对感情、都市、搞笑类题材的视频都点赞过
那么显然,应该把宠物类的视频推荐给D
一、信息流广告设计及流量变现
3.1什么是信息流广告
信息流广告通过标签进行定向投放,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曝光。
信息流广告的投放逻辑与内容分发一样,都是根据用户画像结果做个性化推送。
3.2信息流广告的有点
与传统广告相比信息流设计,信息流广告有以下三个优点:
1)信息流广告的形态接近资讯内容本身,而且穿插在信息流列表之间,或者文章详情页的结尾,对于用户影响较为轻微,心里接受度较高;
2)从传统广告投放的“买广告位” 模式,转变为“买用户(兴趣)” 模式,根据用户阅读喜好数据和算法精准推荐,让用户看到感兴趣的广告,结合第 1 点提到的类似资讯内容的广告展示形态,真正做到“广告即内容”;
3)由于信息流广告融合与内容流里面,为了保证效果,提高转化率,对广告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信息流广告,质量大大高于传统贴片广告。
3.3流变变现
对于信息流产品,依托于用户流量和推荐算法信息流设计,一般有以下三种变现形式:
1)知识付费
信息流都是给用户推送感兴趣的内容,当用户粘性足够的时候,可以打造热点创作者IP或内容IP,推出付费的内容消费。
产品的内容要能撩拨用户的情绪,比如焦虑感,让用户产生共鸣,满足用户的诉求,进而推动用户主动进入知识消费的场景。一般来说,知识要满足用户以下两个诉求:
1.学习需求。用户有学习新知识的需求,但更多的时候,用户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知识付费知识为了满足学习这个动作的需要。
2.提升需求。有价值的内容能让用户短期和长期内有所提升,包括思想认识的提升还是实际技能的提升。
2)电商变现
电商是变现套路的常规选项,但模式和玩法多变。对于信息流产品,结合内容消费场景,将用户往电商消费场景引导,是一个不错的变现手段。
电商变现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场景转变到电商场景,场景的衔接融合、用户的购买习惯培养有一定难度;
2.基于产品本身,制作对转化更有效的内容;
3.从零搭建电商体系,如何避免简单粗暴,陷入高成本低转化的深坑,找到符合的类目和营销策略。
3)广告变现
依托算法和内容,信息流产品可以打造信息流广告变现模式,做精准广告营销。
信息流广告依赖于三个前提:
1.足够数量的广告;
2.多元化的内容消费场景
3.精准的算法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投稿等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站
文章来源:http://yun.itheima.com/jishu/81.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